危废网 | 危废江湖

十五分钟完成分解 生物技术助力“湿垃圾不出虹梅”

在垃圾分类中,餐厨垃圾是目前城市生活垃圾中成分最为复杂的部分,其高油、高凝固的特点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更为严重。最近,虹梅街道正在试点一台高科技设备:利用生物环保科技手段,就地处理餐厨垃圾,分解成水、油和生物堆肥原料。据悉,今年内街道将完成7台设备的布点,基本实现“湿垃圾不出虹梅”。

加入生物技术高效处理湿垃圾

高温干化、高温压榨……湿垃圾处理不得当就会产生二次污染。正当上海各地的垃圾分类进行地如火如荼之际,虹梅街道和天微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引入了这台个头并不大的湿垃圾处理器:每台占地4平方米,高2米左右。记者在现场看到,一桶湿垃圾被机器“吞”进去,15分钟后,就完成了出水、油和生物堆肥原料的分解。

图说:位于华悦花园的湿垃圾处理器正在运行。

“它可以常温、间歇性工作,能做到完全分解餐厨垃圾并减量80%。”天微科技执行总裁庄志东介绍,机器利用生物技术对湿垃圾进行处理,过程中可以杀灭致病菌,处理后的残渣可做有机菌肥的基肥,加入树枝、桔梗等之后,按比例调配、发酵、喷洒生物菌剂,能变成种植经济作物的精肥。  

图说:湿垃圾处理器的控制面板。

“不用担心我们有机菌肥种植的蔬菜不健康。”庄志东说,用于分解湿垃圾的微生物复合制剂,其技术产生于1997年,2015年国家农业部认定,微生物有机肥、有机菌肥均可使用于有机蔬菜、茶叶、中药等对土壤要求高的农作物。

目前,虹梅街道位于华悦家园小区的这台餐厨垃圾处理机,每天工作8小时,能完成2万吨餐厨垃圾的处理,为周边的园区食堂和小餐饮店,解决了湿垃圾就地处理的问题。

一区三点规划确保“湿垃圾不出虹梅”

虹梅街道地处漕河泾开发区核心区域,区域面积5.9平方公里,居民人口不足3万。而开发区园区内的职工则达到了近30万,园区内有大小食堂71家,规模在千人以上的食堂则达到了20几家。园区食堂的餐厨垃圾是虹梅街道湿垃圾的重要来源,此外,遍布于园区周边的餐饮店也是湿垃圾产生“大户”。据环保部门统计,2018年,虹梅街道一天生产的湿垃圾有12吨。

图说:湿垃圾处理后的产物进行分类桶装。

据虹梅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黄时介绍,虹梅路有五十几家小商铺,餐饮店就占了三十几家,每天中午一到,这些餐饮店门口排队的人可以绵延几个街区。自从干湿垃圾分类之后,这些餐饮店的餐厨垃圾被分离出来,每天大约有2吨左右。如今,华悦家园的处理点已经试运行,这台设备每天的处理量可以满足周边的需求。

图说:湿垃圾处理最终形成有机菌肥等产品。

据悉,今年虹梅街道将新增6台设备,其中,位于漕河泾开发区的越界创意园和外资企业捷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将各设一个处理点,位于桂果路钦州北路的“垃圾分类市民体验中心”内将放置4台。这7台机器同时运作,可以满足每天20顿的湿垃圾处理量。确保实现“湿垃圾不出虹梅”的目标。

多样宣传助推垃圾源头分类

着手试点定时定点垃圾分类工作,3年前虹梅街道从改造完的惠工小区开始,当时小区就实行了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志愿者现场示范等一系列配套措施。2018年,虹梅街道提出垃圾分类全覆盖。在垃圾分类火热地进行当中,居民中传来不少质疑声:“我们分类好的干湿垃圾到底去了哪里?”

为了回应居民的疑问,同时,也意识到垃圾分类末端处理能力还很不足,街道决定在区域内建立垃圾处理点,开展湿垃圾就地处理模式。正在建设中的“垃圾分类市民体验中心”将充分发挥展示、宣教的作用,建成后提供给广大市民参观的内容包括:厨余垃圾利用现状、厨余垃圾的生物处理方法、肥料的种类和成分、不同肥力土壤的种植对比等。通过实物和加工过程的展示,充分传达垃圾分类引领新潮流的科学理念。

图说:垃圾分类市民体验中心效果图。

宣传垃圾分类,虹梅街道在3月5日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飞驰的雷锋”活动,通过外卖小哥派送外卖时,把垃圾分类的宣传单页送到订餐客户手中,成为20余个园区内流动的垃圾分类义务宣传员。

“以前参与的垃圾分类的都是老人和孩子,现在所有人都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参与度占到75%。虽然我们区域面积不大,处理的垃圾对于整个上海来说也是冰山一角,但是我们也觉得为上海的垃圾分类尽了一点绵薄之力。”黄时这样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危废网 | 危废江湖 » 十五分钟完成分解 生物技术助力“湿垃圾不出虹梅”

赞 (0)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0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陆 注册
知道创宇云安全